科技赋能“三北”攻坚,蒙草生态创新产品激活生态活力
水是防沙治沙的"主线",北方干旱区土壤干旱、水源匮乏,难以支持植物生长。传统人工栽苗存活率不足40%,反复补 植推高治理成本。 如何攻克难题,实现可持续的长效生态修复? 防沙治沙"多面手":科技赋能修复需求 种植杯(种子块)是蒙草生态(300355)科研团队给出的答案。 这个平平无奇的"土块"是防沙治沙的"多面手",目前已是第三代创新产品,含有乡土草种、有机种植介质、保水剂、微 生物菌剂、微量元素等材料。 外侧种植杯具备透气性能,保证根系正常呼吸,还能自然降解,具有保水、保肥、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 相比传统人工种植成活率提高30%,后期养护节省成本20%~30%。 种植杯在沙地生长出苗 生态大数据平台:科学配比实现长效修复 恢复生态系统自愈力,科学的选种用种是一个关键。 数字种业监管保障平台能实现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发、扩繁及应用推广的全过程数字化监管,配合高通量测序技 术,确定物种DNA条形码,就能对每一粒种子的特性都了如指掌。 用大数据从源头保证"治一片、成一片、兴一片",恢复生态自愈力,避免"年年补,年年种"。 生态大数据导航为治理方案提供支撑 微生物菌剂:激活土壤活力 除了草种配比,还有看不见的"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