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一周科技观察)
开挖直径16.66米!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 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盾构机,集机、电、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身,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20多年前,我们国家还没 有自己的盾构机。谁能想到,今天,国产盾构机不仅突破了主轴承、液压系统等"卡脖子"技术,还在智 能化制造水平领先行业,全球每10台盾构机就有7台"中国造"。 从零起步,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国产盾构机如何实现跨越?市场需求牵引,产业链上下 游和高校院所协同攻关是重要原因。自主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前不久,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 现原子核温度与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进入燃烧 实验阶段,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充满前景的创新在我国方兴未艾,也得益于社会需求厚植的沃土。我国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 群体、1.8亿多户民营经营主体,以及加快构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 场。这是我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底气。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