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聚机器人冷晓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需突破"大脑+小脑"融合瓶颈,加速场景落地
随着具身智能大模型足够的泛化性、通用性,到了我们真正想象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千行百业,进入到服 务陪伴的时候,这也是他认为社会国家要做人形机器人的目标,它像手机一样进入到每个人的家庭。但 到第三个阶段他认为时间会很长,5年到10年都有可能,但工业场景相对简单的服务场景会成为打磨人 形机器人过程的场景,并且对整个社会影响不会很大,但它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是个至关重要的。 责任编辑:彭紫晨 都说大脑、小脑、本体三者融合才算是具身智能产业真正的爆发,今年关于小脑+本体的路线开始逐渐 统一,随着产业化成熟,小脑和本体不是大的挑战。他认为更大的挑战是在大脑上,不管是大语言模型 还是小数据大任务的模型,大家都没有实际应用,更多在论文里。具身智能模型还没有经过产业界实际 应用的磨合。 最大的挑战其实不是在模型上,冷晓琨认为真正的挑战是大脑+小脑中间的这个"+",这会是接下来产 业的最大挑战。在此之前,硬件和人工智能是割裂的,研究硬件都是以机械控制为主,很少碰人工智 能。这一次具身智能是两种业态的深度融合,出现了一种新的产业业态、新的消费业态,该怎么融合, 硬件融合软件还是软件融合硬件,这是新的挑战。每家都想挑头来做这件事,但任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