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ASUN(300024)

Search documents
科技与儒风共舞,这场机器人大会开启“智”造未来新篇
齐鲁晚报网· 2025-04-28 00:4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茜 张清直 康岩 4月26日-28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在济宁邹城国际会展中心举 办,展会以"'机'聚齐鲁、智启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华为、特斯拉、宇树等217家单位参展。此次展会 不仅是一场科技狂欢,更是济宁向世界递交的一份"特殊答卷"。 217家单位参展,1028件产品展出 4月26日上午,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盛大启幕。本次展会邀请 9 位院士、75所国内外高校院所、300余家重点客户群体参会,217家单位、1028件产品参展。 当前,我国1.4亿关节疾病患者与1.5万骨科医生的供需失衡局面或将因此改变。"通过AI技术将顶尖专家 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执行方案。"张逸凌表示,培养一名成熟且能做四级手术的骨科医生需要15到20 特斯拉、宇树、大疆等全球科技巨头的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智能无人机等齐聚于此,在儒风邹城 共同上演了一场科技与智慧的盛宴,更让人感受到智能机器人创新领域蓬勃涌动的硬核实力,看到机器 人产业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 展会以"'机'聚齐鲁、智启未来"为主题,开幕式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机器人项目签约, ...
机器人在踉跄奔跑中前行
经济日报· 2025-04-28 00:14
北京亦庄的春天,一场"机器人半马"成为全网关注的科技话题。有人调侃机器人"动作笨拙",也有 人感慨它们"像极了人类第一次学步"。有的机器人刚起跑就摔倒,有的"跑到头掉"仍然坚持前行,也有 不少跑到了终点。这场饱含科技色彩与戏剧张力的赛事,不是一场简单的"秀",而是一次技术与现实的 正面对抗。一次次带有不可预知性的起跑,正是具身智能产业落地的缩影:看似步履蹒跚,实则踏实有 力。 今天的具身机器人,早已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模型,它正一步步走向真实场景。近年来,我们见 证了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已开始在物流仓储、制造业、服务业等场景中崭露头 角。这些进步的背后,是算法、算力和本体结构的协同演进。随着大模型在感知、规划和决策等方面的 深度赋能,具身智能的"脑"与"身"正在"知行合一"。尽管动作仍不够灵活,效率尚待提升,但它们 从"能动"迈向"能用",成为技术落地的先行者,本身就是巨大突破。 有工程师介绍,一次机器人摔倒,后台就能收集上千组实时数据,为优化步态算法和容错机制提供 宝贵样本。这些数据不是失败的记录,而是成功的起点。每一个"不完美"的动作,都是通往更高智能水 平的必经之路。 当下,我们比任何 ...
为期3天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闭幕 深圳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深圳商报· 2025-04-27 23:24
深圳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集结了一批机器人"顶流"企业。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陈小慧 这几天的深圳,集结了一批机器人"顶流"企业,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4月26日,为期3 天的机器人全产业链接会(FAIR plus 2025)在深圳圆满闭幕。记者获悉,本次活动观展近3.5万人次, 成功打造了集新品发布、产品呈现、产业展览、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供需对接于一体的国际级机器人 合作交流盛会。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指导,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主办, 以"智启未来、链动全球"为主题。作为深圳市内举办的机器人产业规模最大、品类最多的最新成果展, 本次活动成为揭示深圳机器人产业"创新密码"的重要窗口,全方位展示了深圳良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生 态,引领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浪潮。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本次链接会累计促成近50家揭榜单位与发榜单位达成意向合作,涉及金额6000余 万元,成功推动产业上下游交流合作和机器人产品在多个实际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多家展商发布新品 "链"接产业上下游 200余家机器人"论剑"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吸引了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积极参展,共计200余家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举行 人形机器人产业面临商业化挑战
快讯· 2025-04-27 23:19
近日,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全国100余家企业集中亮相,150多个机器人"选手"在竞 速跑、越野跑、足球比赛等多个项目中进行竞技比拼。自宇树科技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以来,人形机器 人产业在一、二级市场的热度便居高不下,不久前举行的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更是将行业讨论度推至 新高。但与此同时,质疑的声音渐渐浮现:在这些赛事上"能跑能跳"的人形机器人,何时才能摆脱"电 动玩具"的标签,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行业当前是否存在泡沫,又应如何正视技术进步与泡沫的关 系?在业内看来,人形机器人在马拉松、运动会上"秀肌肉",是对其在产业落地前进行的多方面验证, 包括对硬件能力、运控算法等的全方位考验。但也应正视,当前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闭环、产品的 产业化落地还处于摸索阶段。多位产业链人士、创投机构投资人认为,行业也面临新一轮洗牌甚至淘汰 赛,可能会进入冷静期,外界在对行业抱有信心的同时也应多一些耐心。(人民财讯) ...
特斯拉冲刺机器人 明年产量增十倍 盟立、和大等有望受惠
经济日报· 2025-04-27 22:40
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5月起淡出特朗普政府效率部职务,专注特斯拉经营之际,特斯拉在官网释出机 器人部门扩大招兵买马的信息,迎接马斯克强势回归,全力打造机器人帝国,目标明年旗下人形机器人 产量要较今年大增十倍。特斯拉冲刺机器人业务,法人看好,盟立、和大等供应商有望受惠。 马斯克对发展机器人深具信心,日前更在首季财报会议中,首次对外界展示位于加州弗里蒙特工厂的人 形机器人Optimus试生产线。马斯克规划,今年底前会有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投入特斯拉工厂运 作,并在不久后,达到每年量产数百万台的规模。 马斯克全力冲刺机器人,为防止中美对峙导致稀土供应不顺影响Optimus量产,特斯拉正与中国大陆合 作,以获得使用稀土永久磁铁的许可,而这些永久磁铁将用于生产Optimus,确保生产无虞。 马斯克在机器人领域有雄心壮志,特斯拉更在官网上释出高达78种职缺,Optimus AI负责人Ashish Kumar与Optimus AI高级经理Julian Ibarz更在X平台上发布招贤纳士的动态,均显示出特斯拉正开始加速 打造机器人帝国,目标是在2026年时,将人形机器人产量提升十倍。 针对供应链方面,盟立深耕工业用 ...
韩国集全国力量押注“K-人形机器人联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7 22:29
韩国《朝鲜日报》称,人形机器人配备能够自主决策和行动的AI系统,有望成为下一代制造业的基 石。尽管韩国在机器人硬件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但在机器人AI自主开发和硬件集成方面的投资和人 力投入方面,韩国因落后于美国和中国而受到批评。安德根说:"这直接关系到韩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 力,必须加快步伐,参与全球竞争。"(韩雯) 《韩国日报》解释称,该联盟设定的最重要目标是开发一套为韩国本土生产的机器人量身打造的"AI基 础模型"。为此,联盟将以首尔大学AI研究所为中心,联合韩国科学技术院、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等韩 国顶尖AI研究团队共同研发。同时,彩虹机器人公司、Holiday Robotics、斗山机器人等制造企业将开 发与之匹配的机器人。研发完成的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至三星显示、希杰(CJ)大韩通运等产业一线,在 实际运行中收集生产数据,反馈给AI研究团队用于再次优化。 韩国纽西斯通讯社称,在生成式AI之后即将到来的"物理AI"时代,为跃升为人形机器人强国,韩国正集 中全国力量。韩国政府计划优先支持"K-人形机器人联盟"内两家及以上企业联合开展的技术开发合作项 目。今年的预算规模为2000亿韩元(1000韩元约合5.14 ...
机器人蹒跚一小步,新产业发展一大步(新媒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4-27 21:58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在北京亦庄举行。让观众看到科技创新成果的同时,部 分机器人选手步履蹒跚的画面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有的机器人累到"头掉",用胶带粘上跑完全程;有 的机器人步伐颤颤巍巍,没走几步就摔倒罢工;有的机器人刚起跑就撞上护栏,开赛即退赛……不少网 友问:对人形机器人选手的步履蹒跚,应该怎么看? 半程马拉松赛道上的机器人,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甚至让一些网友颇感失望。 带着这种历史纵深感看问题,我们对马拉松赛道上那些跌跌撞撞、步履蹒跚的机器人,自然就多了一份 信心和宽容。毕竟,谁的成长路上不摔跤?摔倒并不可怕,摔倒再站起来就是了;发现问题并不可怕, 发现问题再解决就是了。怕的是因为害怕摔倒而放弃抬腿,因为恐惧犯错而裹足不前。科技创新亦如人 类学步,要学会走路,先学会摔跤,想找到发展的正确方向,问题是最好的标尺。 北京亦庄的这场"人机半马",全程超21公里,这意味着,采用双足步态的人形机器人要完成约25万次精 密关节运动;一共要拐14个弯儿,转弯角度至少有90°,这就需要机器人具备精准的路径规划和灵活的 转向能力。可以说,这种长距离与复杂度并存的场景,对人形机器人是一次极限的"压 ...
从马拉松赛到运动会 人形机器人技术验证与商业化挑战并行
上海证券报· 2025-04-27 19:12
对比而言,之前召开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更像是一场"耐力赛"。多款人形机器人出现摔倒、续航 不足等问题,由此引发外界对于产业成熟度、实用能力的质疑。 "应当正面看待这些比赛的意义,这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往前走必须迈出的一步。就像19世纪举行的首次 汽车比赛一样,当时汽车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甚至有很多嘲笑的声音,认为比赛毫无意义。但事实证 明,比赛向外界传递的信心、价值,以及其中暴露的问题,都为汽车的大规模铺开提供了重要支 撑。"一名关注具身智能的投资人说。 开源证券认为,我国凭借强大的产业链协同与场景验证能力,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在高强度运动场景的 规模化实践。相较2024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部分机器人仍需吊装辅助),本次赛事直接让机器人 跑完全程,展现了关键技术的飞跃。赛事通过高曝光直播、"人气奖"互动等机制,提升公众对人形机器 人的认知与接受度,为未来人机融合的社会化应用铺路。与此同时,通过比赛,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重 点解决的技术短板也更加清晰。例如,现场出现的关节过热导致性能衰减或摔倒、动平衡能力不足、需 多次换电等问题,为后续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日,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无锡举行,全国100余 ...
机器人产业链加速“跑起来”
上海证券报· 2025-04-27 19:12
产业链迈入发展快车道 无锡市首个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区——无锡(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将于今年12月投入使用,目前已 有外骨骼机器人、管网运维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细分行业头部企业落地。 ◎邱思雨记者操子怡 "机器人跑马拉松有什么用?" "至少有这么多媒体关注到我们的机器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帮助。"在近日无锡举办的首届具身智能 机器人运动会期间,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清都对记者说。 记者注意到,近期长三角多地陆续召开人形机器人相关活动,相关产业链、产业联盟及产业园区正蓬勃 发展。 无锡(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招商负责人李旻晖介绍,该产业园由惠山国控集团和钱桥街道共同打 造,目前已有约60%的入驻率。大多数人形机器人企业初期在写字楼办公、研发和组装,随着订单需求 增长到几十至上百台时,就需要更适合组装制造的空间。"相较于去年,今年企业的融资额将至少翻 倍,估值将随之提高,量产需求也将有所增长。"李旻晖说。 随着机器人量产的提升,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也迎来了机遇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 表示,无锡是最早提出智能感知的城市之一,传感技术的发展对灵巧手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人形机器人和灵 ...
机器人不只能“炫技”更要能“干活”
广州日报· 2025-04-27 19:02
当下,AI 发展正如互联网初期般充满无限可能与机遇。广州日报进行多方采访了解到,人工智能将呈 现四大发展趋势:具身智能加速发展、垂直领域AI应用进入爆发期、有望迎来AI终端元年以及科技巨 头加大AI研发投资、投入。从机器人"大脑"的突破难题,到各行业AI赋能的迫切需求,一场由AI驱动 的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深刻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生活图景。 趋势1 冲呀,机器人! 从工业领域来看,蘑菇物联工业AI首席技术官周子叶博士直言,人工智能在工业的应用涵盖了工业生 产的全流程: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AI可以提高产品研发的效 率,优化生产制造的工艺,提高产品生产的良率,分析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等。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绝对是近期的大热。"具身智能的发展值得期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 (知识转移)、人工智能学域讲座教授熊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机器虽然具备知识理解和推理能 力,但缺乏行动能力。而具身智能的出现,在理解意图的基础上,不仅能做出决策,还能付诸行动,实 现从"认知"到"执行"的跨越。 《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提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从"技术验证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