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UANGDONG DRIVE BIO-TECH CO.(838275)
icon
Search documents
技术创新是科技出海企业应对关税挑战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4-25 14:37
近年来,"科技出海"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从通信设备到消费电 子,从人工智能到高端制造,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企业凭借创新技术和卓越品质,在国际舞台崭露头 角。然而,前行之路并非坦途,关税成本压力犹如高悬之剑,给这些企业的海外拓展带来诸多挑战。如 何应对这一难题,已成为关乎企业发展的关键。 以HIFIMAN海菲曼为例,作为中国本土高端音频器材的头部品牌,其海外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 颇高。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海菲曼")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2021年— 2023年及2024年前六个月,海菲曼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2.85%、67.94%、66.26%和 61.23%,其产品主要行销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在高端音频领域与欧美日传统大厂分庭抗 礼。 根据海菲曼披露的2024年财报数据,其2024年全年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18%;净利润6897.12万 元,同比增长24.27%。 面对关税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应对关税成本压力的核心驱动力。前述海菲曼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 海菲曼研发的喜马拉雅R2R DAC芯片为例,它打破了国外在高 ...
“报行合一”阵痛拆解:“价值银保”成新驱动力,新华保险2024年新业务价值增速达5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09:45
2024年是"报行合一"政策全面落地以来的首个完整经营年度,随着2024年年报相继披露,各大上市险企和银行在"报行合一"政策影响下相关业务的发展状况 也浮出水面。 根据年报数据,五大上市险企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总计2808.02亿元,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中国人保(601319)、中国太保 (601601)、新华保险(601336)银保渠道保费分别为475.89亿元、762.01亿元、644.36亿元、409.02亿元、516.74亿元。其中,除中国人寿外,其余各家均 实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 从险企方面来看,一方面,新单出现大幅收缩,但另一方面,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在"报行合一"下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价值银保"特征显现;从银行方面 来看,"报行合一"影响下,银行代销业务收入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024年多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下滑,如建设银行、农业银 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均下滑超20%。手续费收入减少、销售积极性降低等问题持续困扰银行相关业务。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4年银保保费增长主因系险企执行"报 ...
A股黄金矿企业绩表现亮眼 金价上涨是业绩驱动力之一
金融时报· 2025-04-24 06:01
同时,黄金价格在2024年涨幅超25%,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黄金矿企的业绩表现。 黄金矿企业绩实现增长 受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黄金价格强势上涨,成为全球表现最亮眼的资产之一。LBMA(伦敦金银市场 协会)现货黄金收于2611美元/盎司,较2024年年初大幅上涨26%,创2010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年内 累计创下40次历史收盘新高;全年均价达2388美元/盎司,同比上涨23%。 金价大涨助力矿企业绩亮眼。按照行业分类,截至4月22日,黄金行业中,已有紫金矿业、山东黄金、 恒邦股份、湖南黄金、山金国际、赤峰黄金、西部黄金、四川黄金等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业绩。综 合来看,上述8家公司营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 紫金矿业以营收3036.40亿元、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的成绩稳居行业龙头。其2024年年报显示,2024 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036.40亿元,同比增长3.49%;实现归母净利润320.51亿元,同比增长 51.76%。2024年,公司全口径矿山产金产量达72.94吨,同比增长7.70%。 山东黄金紧随其后,2024年营业收入为825.18亿元,同比增长39.21%;归母 ...
上海雅仕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增长334%,供应链执行贸易成关键驱动力
金融界· 2025-04-23 15:21
2025年4月23日,上海雅仕(603329)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32亿元,同比增长 99.7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246.71万元,同比增长334.31%。尽管营收大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环比 下降16.86%,显示出盈利能力的不稳定性。公司通过供应链执行贸易和物流业务的协同发展,成功应 对了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 上海雅仕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但供应链物流业务的承压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下滑也暴露了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短板。未来,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将是 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 此外,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实施扁平化管理改革,重点区域子公司提级直管,重大项目组建工 作专班,进一步激活了组织效能。通过严格管控资金预算、盘活低效资产,公司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 标,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风控体系与组织优化,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上海雅仕在2024年持续推进风控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总部到子公司的"一套班子、两条防线、三道关 口、四项举措"的合规体系,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采购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标准化招标 流程和供应商分级管理,有效 ...
国泰海通:政策加速乳业供需收敛 存栏去化为重要驱动力
智通财经网· 2025-04-18 09:19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近期多地推出生育补贴细则,部分乳企自发提出生育补贴计 划,有望推动奶粉、液奶等品类景气度修复,加速原奶行业供需缺口收敛过程。生育政策愈发积极,考 虑乳制品行业处在供给、需求、库存三重底,该行认为存栏去化是本轮周期供需缺口收敛的重要驱动 力,内需及生育相关政策催化下景气有望更快改善、将加快这一进程。 国泰海通主要观点如下: 至暗已过,期待反转 2023年下半年起乳品需求持续走弱,该行认为行业最悲观的时点(24Q2)已过。据该行测算,若2025年末 奶牛存栏去化至600万头及以下,考虑低基数下需求大概率企稳、有可能更强,年内有望达到原奶供需 平衡。结合供给和需求节奏(供给侧8-9月收青贮集中考验牧场现金流,需求侧更多生育政策落地叠加9- 10月中秋国庆释放需求),该行预计生鲜乳均衡点可能出现在25Q3,届时奶价有望企稳,推动行业格局 改善;若生育及内需政策表现更加积极,则供需平衡时间有望提前。从历史经验来看龙头在奶价上行期 通常表现为毛销差改善,同时减少部分开支及损失,带来盈利修复和份额提升。 风险提示:奶牛存栏去化不及预期导致奶价持续下跌、乳制品动销持续下滑、食品安全风险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福特汽车(F.N)正在召回2万4655辆美国境内的车辆,原因是部分车辆的驻车系统存在缺陷,导致在未踩下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将车辆挂入停车档时可能发生车子自主滑移。同时,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可能导致驱动力突然丧失。
快讯· 2025-04-17 09:24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福特汽车(F.N)正在召回2万4655辆美国境内的车辆,原因是部分车辆的 驻车系统存在缺陷,导致在未踩下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将车辆挂入停车档时可能发生车子自主滑移。同 时,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可能导致驱动力突然丧失。 ...
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喜 终端消费需求增长成主要驱动力
金融界· 2025-04-14 18:37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企业加速布局 综上所述,2025年一季度,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的背后,是终端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和新能源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汽车零部件企业将继续走高 质量发展路线,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同样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还有成都西菱动力(30073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 润为2000万元至2200万元,同比增长97.68%至117.44%。此外,襄阳长源东谷(603950)实业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长源东谷")等6家公司也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在10%及以上。长源东谷指出,报告 期内,商用车市场的主要客户需求稳定向好,同时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公司在保证商用车市场销量稳 中有增的情况下,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稳步提升,带动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增长。 消费者需求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的采购和更新换代需求也随之增 加。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绩增长,也促使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双林股份表示, 面对汽车行业对舒适性、智能化及节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司将持续进行技 ...
“双焦”供需偏松 价格缺乏向上驱动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14 00:52
2025年第1季度,焦煤、焦炭价格整体延续去年第4季度以来的震荡下行走势。截至第1季度末,"双 焦"主力合约价格季度跌幅超13%,绝对价格创近8年来新低。现货方面,自2024年10月下旬以来,焦炭 现货市场价格已连续下跌11轮(春节后下跌4轮),累计跌幅为550元/吨~605元/吨;焦煤现货价格同样下 跌超500元/吨。 焦煤、焦炭价格震荡下行,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供需失衡的持续深化及成本端支撑的弱化。焦炭自身供应 能力较为充足。目前国内焦化产能处于相对过剩状态,对焦炭价格存在压制。下游需求表现仍低迷。在 需求负反馈的持续传导下,钢铁企业持续采取按需采购策略,焦炭等炉料需求回落,难以给焦炭价格提 供向上的驱动力。此外,原料焦煤成本下降形成拖累。2024年第4季度以来,国内煤矿生产率恢复到较 高水平,焦煤日均产量同比增幅近10%,且焦煤总体进口量创新高,高产量叠加高进口量促使焦煤整体 供应趋于宽松,煤矿、洗煤厂、港口等供应环节的焦煤库存量持续攀升。在此压力下,焦煤价格连创新 低,拖累焦炭等下游产品价格下行。 目前监管区口岸库存依然维持在400万吨左右的高位,另外海运煤的进口增量致使市场对蒙煤的拉运节 奏减缓,对蒙煤 ...
自主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4-13 22:02
开挖直径16.66米!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 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盾构机,集机、电、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身,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20多年前,我们国家还没 有自己的盾构机。谁能想到,今天,国产盾构机不仅突破了主轴承、液压系统等"卡脖子"技术,还在智 能化制造水平领先行业,全球每10台盾构机就有7台"中国造"。 从零起步,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国产盾构机如何实现跨越?市场需求牵引,产业链上下 游和高校院所协同攻关是重要原因。自主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前不久,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 现原子核温度与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进入燃烧 实验阶段,向工程化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充满前景的创新在我国方兴未艾,也得益于社会需求厚植的沃土。我国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 群体、1.8亿多户民营经营主体,以及加快构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超大规模市 场。这是我们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底气。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倍,人工智能成为最重要驱动力
快讯· 2025-04-11 02:58
国际能源署4月10日发布报告称,人工智能有可能在未来十年改变能源行业,推动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 需求激增,同时也带来削减成本、增强竞争力和减少排放的重大机遇。 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预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约945太瓦时,略高于日本 目前的总用电量。人工智能将是这一增长的最重要驱动力,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优化数据中心的电 力需求将增长四倍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