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PRING(300073)

Search documents
当升科技: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08-23 12:5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代码:300073 证券简称:当升科技 公告编号:2024-062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三次会 议于 2024 年 8 月 23 日以通讯表决的方式召开。会议通知已于 2024 年 8 月 13 日 以邮件的方式发出。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 5 名,实际出席监事 5 名。公司监事会 主席郑晓虎先生主持会议,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 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称"《公司法》")和 《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2024 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的具体内容详见巨潮 资讯网(www.cninfo.com.cn)。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1、审议通过了《﹤2024 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 监事会经审核后认为,董事会编制的《2024 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 年半 年度报告摘 ...
当升科技: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制度(2024年8月)
2024-08-23 12:5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目 录 | 第一章 | 总 则 | 1 | | --- | --- | --- | | 第二章 | 公司融资事项的审批 | 2 | | 第三章 | 公司提供对外担保的条件 | 3 | | 第四章 | 公司提供对外担保的审批 | 6 | | 第五章 | 公司融资及对外担保的执行和风险管理 | 9 | | 第六章 | 公司融资及对外担保的信息披露 | 11 | | 第七章 | 附 则 | 12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融资与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 司")融资和对外担保管理,有效控制公司融资风险和对外担保风 险,保护公司财务安全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8 号— —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 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 ——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 ...
当升科技:公司章程(2024年8月)
2024-08-23 12:58
| 第一章 | 总则 1 | | --- | --- | | 第二章 | 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 2 | | 第三章 | 股份 3 | | 第一节 | 股份发行 3 | | 第二节 | 股份增减和回购 4 | | 第三节 | 股份转让 5 | | 第四章 | 股东和股东大会 6 | | 第一节 | 股东 6 | | 第二节 | 股东大会的一般规定 10 | | 第三节 | 股东大会的召集 13 | | 第四节 | 股东大会的提案与通知 14 | | 第五节 | 股东大会的召开 16 | | 第六节 | 股东大会的表决和决议 19 | | 第五章 | 党委 24 | | 第六章 | 董事会 24 | | 第一节 | 董事 24 | | 第二节 | 董事会 29 | | 第七章 | 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36 | | 第一节 | 总经理 36 | | 第二节 | 董事会秘书 38 | | 第八章 | 监事会 40 | | 第一节 | 监事 40 | | 第二节 | 监事会 41 | | 第九章 | 职工民主管理与劳动人事制度 42 | | 第一节 | 职工民主管理 42 | | 第二节 | 劳动人事制度 43 | ...
当升科技:2022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2024-08-23 12:58
关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 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目 录 关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 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22 号 赛特广场 5 层 邮编 100004 电话 +86 10 8566 5588 传真 +86 10 8566 5120 www.grantthornton.cn 本专项说明仅供当升科技公司本次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时使用,不 得用作任何其他用途。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 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1 关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 专项说明 致同专字(2024)第 110A016687 号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科技公司") 委托,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了当升科技公司 2022 年 12月 31 日的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2022 年度合 ...
当升科技: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修订稿)
2024-08-23 12:58
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修订稿) 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的利润分 配政策,建立健全科学、持续、稳定的分红机制,增强利润分配的透明度,切实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称"《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称"《证券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 下称"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证 监发[2012]37 号)、《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3 年 修订)》(证监会公告[2023]61 号)和《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以下称"《公司章程》")等相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 要,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修订稿)》(以 下称"本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制定本规划的主要考虑因素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修订稿)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三年(2024-2026 年)股东分红回 ...
当升科技: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
2024-08-23 12:5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 7 号)的相 关规定,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一、前次募集资金的募集及存放情况 (一)2020 年度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矿 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3611 号) 核准,公司向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矿冶集团")发行 16,897,765 股 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称"常州当升")31.25% 的股权,发行价为每股 24.30 元,募集资金金额为 410,615,690.21 元。2020 年 12 月 28 日,常州当升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公司持有常州当升 100.00% 股权。 上述情况业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
当升科技: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截至2024年2月4日修订稿)
2024-08-23 12:58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截至 2024 年 2 月 4 日修订稿)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截至 2024 年 2 月 4 日修订稿)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 7 号)的相 关规定,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截至 2024 年 2 月 4 日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一、前次募集资金的募集及存放情况 (一)2020 年度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矿 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3611 号) 核准,公司向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矿冶集团")发行 16,897,765 股 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称"常州当升")31.25% 的股权,发行价为每股 24.30 元,募集资金金额为 410,615,690.21 元。2020 年 12 月 28 日,常州当升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公司持有常州当升 100.00% 股权。 上述情况业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
当升科技:2021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2024-08-23 12:58
关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 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目 录 关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 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1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北京 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22 号 赛特广场 5 层 邮编 100004 电话 +86 10 8566 5588 传真 +86 10 8566 5120 www.grantthornton.cn 致同专字(2024)第 110A016686 号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科技公司") 委托,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了当升科技公司 2021 年 12月 31 日的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2021 年度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表、合并及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并出具了致同审字(2024) 第 110A028107 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 ...
当升科技:2023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2024-08-23 12:58
关于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 资金往来的专项说明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科技公司") 委托,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审计了当升科技公司 2023 年 12月 31 日的 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2023 年度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表、合并及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并出具了致同审字(2024) 第 110A028108 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8号——上市公司资金往来、对外担保的监管 要求》等有关规定,当升科技公司编制了本专项说明所附的北京当升材料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以下简称"汇总表")。 编制和对外披露汇总表,并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是当升科技 公司管理层的责任。我们对汇总表所载资料与我们审计当升科技公司 2023 年 度财务报表时所复核的会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核对, 在所有重大方面没有发现不一致。除了对当升科技公司实施于 2023 年度财务 报表审计中所执 ...
当升科技(300073)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3 12:58
Financial Performance - The company's operating revenue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4 was ¥3,541,297,989.82, a decrease of 57.85% compared to ¥8,401,997,507.60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15]. -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4 was ¥286,862,742.57, down 69.01% from ¥925,532,368.30 in the previous year[15]. - The net profit after deducting non-recurring gains and losses was ¥216,551,734.68, a decline of 79.66% compared to ¥1,064,767,344.04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15]. - The 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for the first half of 2024 was ¥0.5664, a decrease of 69.00% from ¥1.8273 in the previous year[15]. - The total assets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were ¥16,414,466,567.16, down 5.72% from ¥17,409,813,163.19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year[15]. - The net assets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at the end of the reporting period were ¥12,981,098,212.21, a decrease of 0.73% from ¥13,075,967,833.76 at the end of the previous year[15]. - The net cash flow from operating activities was ¥460,349,251.46, showing a slight increase of 0.04% compared to ¥460,176,841.82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15]. - The weighted average return on equity was 2.17%, down 5.57% from 7.74% in the previous year[15]. Market and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any is facing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lithium battery materials industry, which may impact profitability and market survival[3]. - The company is closely monitoring changes in overseas market policies, particularly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may affect its export business[4]. - The company aims to enhance its global presence and integrate its supply chain to strengthen its position in the lithium battery materials sector[22]. -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maintaining its core position in the global new energy supply chain[4].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The compan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maint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3].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R&D system focusing on high-energy battery key materials, with dedicated research institutes for material researc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5].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multiple advanced cathode materials, including high-energy and long-life lithium iron phosphate materials, for electric vehicles and energy storage markets[22]. -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is prioritized, with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valuating and optimizing core product capabilities[25]. Risk Management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to address various market and operational risks[4]. - The company acknowledges the risk of increased accounts receivable due to business expans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changes[4]. - The company is implementing strict credit management and receivables management to mitigate risks associated with accounts receivable[4].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 The company is committed to achieving zero discharge of waste water from cathode materials production as part of i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rategy[78]. - The company has installed a 9MW solar power generation facility, expected to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approximately 5,558 tons annually[42]. - The company actively engages in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itiatives, including support for disadvantaged groups and employee welfare programs[120]. - The company has develop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ystems to monitor production line statu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real-time[119].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Collaborations - The company plans to deepen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 major clients through investments, joint ventures, and technology collaborations[3].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long-term strategic partnerships with major global battery manufacturers,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sales growth in multi-element materials, with some products experiencing year-on-year sales increases by several times[30]. -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investing in global supply chain construction to mitigate potential supply risks and ensure stable, cost-effective raw material sourcing through strategic partnerships and long-term procurement agreements[26]. Investment and Capital Management - The company initiated a targeted fundraising project in February 2024, aiming to raise between ¥800 million and ¥1 billion to strengthen it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support R&D efforts[40]. - The company completed investments totaling ¥278,021,209.84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a decrease of 39.40% compared to ¥458,789,846.55 in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56]. - The company has not engaged in any significant illegal activities that could harm investor right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127].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Shareholder Relations - The company has implemented the "Quality Return Dual Improvement" action plan to enhance investor confidence and company quality[93]. - The company is focused on balancing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growth with investor returns, emphasizing a stable dividend mechanism[93]. - The company has engaged with variou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uring the reporting period, indicating strong interest in its performance[92]. - The company has confirmed that no other subsidiaries controlled by its parent company are engaged in similar business activities, avoiding direct or indirect competition[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