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 Holdings(600150)

Search documents
中国动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持续督导机构暨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3 11:35
债券代码:110808 债券简称:动力定 0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持续督 导机构暨签署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监管协议的公告 司发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 案等相关文件,公司已聘请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 作为本次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并签署了《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 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财务顾问协议》,本次资产重组持续督导期 间为自本次资产重组实施完毕之日起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中 信建投已委派黄多、郑林泽、齐海崴、夏秀相担任本次资产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 主办人。 三、持续督导承接情况 公司2016年度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项 目已实施完毕,持续督导期至2017年12月31日。截至持续督导期届满,公司发行 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项目的募集资金尚未使用 完毕;公司2020年度发行普通股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 联交易项目已实施完毕,持续督导期至2021年12月31日。截至持续督导期届满, 募集资金已按照计划使用完毕,但公司发行的可转 ...
研判2025!中国船舶制造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02 02:00
内容概要: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在政策指引下不断提速。进入21世纪后,船舶工业 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并且在强力的产业政策支持下进行自主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我国 航运业的稳步发展,国内各大造船企业发展持续向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手持船舶订单等总 体上也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船舶工业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全国 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 20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7%。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船舶(600150)、中远海控(601919)、天海防务(300008)、中船防务 (00317)、江龙船艇(300589)、中国重工(601989)、中国动力(600482)、亚光科技 (300123)、中远海特(600428)、锦江航运(601083)等。 相关企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市国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机 械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 ...
中国船舶租赁(3877.HK):劈波斩浪,业绩指标再创新高
格隆汇· 2025-04-02 01:52
2024年,航运市场呈高开低落态势,伴随俄乌冲突、红海局势、以及特朗普胜选给全球贸易前景带来诸 多不确定性,航运市场长运距、低效化特点日益突出。 在全球航运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船舶租赁凭借"逆周期布局+顺周期运营"的核心策略,推动多 项业绩指标再攀新高。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34亿港元,同比增长11.3%;净利润达21.55亿港元,同比 上涨12.7%,两项核心指标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其平均资产回报率(ROA)提升至4.8%,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而平均净资产回报率 (ROE)稳定于15.7%,在航运租赁行业中堪称优异。 从2016年的10亿,到如今完成接近4倍营收规模的突破,中国船舶租赁在这个动荡的市场里已成长为一 条"大船",经历过周期历练的公司,价值更显坚韧。 不惧航运"风暴" 多策略调整稳中求进 综合全年航运市场的整体表现,2024年依然是整体表现强劲的一年。 2024年克拉克森海运综合指数均值达24,964美元/天,较2023年强势水平仍然上涨5.6%。其中1-3季度该 指数均值为25,516美元/天,4季度均值为23,307美元/天。 市场分化程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情况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3-31 18:09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被担保人名称:被担保人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国动力")全 资子公司武汉海王核能装备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王核能")。 ●担保金额及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本次新增公司向海王核能提供担保3,000万元,担保余额 3,000万元(以上担保余额均含本次新增)。 ●本次担保是否有反担保:本次新增担保有反担保。 ●公司不存在逾期对外担保的情况。 ●特别风险提示:无 一、担保情况概述 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25日、2024年6月24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分别 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为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同意公司按实际生产经营情况,以累 计不超过人民币245,113.15万元,对外提供中短期贷款、商业承兑汇票、保函等融资及非融资事项担 保。上述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的有效期为自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日至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 开日。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4月27日披露的 ...
李嘉诚出售港口是第一步,特朗普的目标,是要让中国船舶寸步难行
搜狐财经· 2025-03-30 11:11
近日,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计划将包括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在内的全球43个港口,以190 亿美元价格,打包出售给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引发各界广泛关注。港媒《大公报》更是多次发文,试 图"唤醒"长和,依然无济于事。 巴拿马运河的巴尔博亚港口 对中国而言,最直接的威胁就是"过路费"问题。如果美国控制港口,完全可以针对中国船只加收费用。 就像跑高速,别人交100,你得交200。按中国现在的货运量,每年可能要多付几十亿冤枉钱。 最新消息显示,长和与贝莱德之间的谈判交易,并未因外界争议而受到干扰,正在稳步推进,目标是在 4月2日前签署最终协议。长和为何顶着众怒,也要执意推进这笔交易?中方这次,又将如何应对? 香港首富李嘉诚 从商业角度看,这确实是笔好买卖,长和能拿到190亿美元现金,符合李家"轻装上阵"的新战略,逐步 退出重资产领域,而接盘的贝莱德,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 但蹊跷的是,这笔交易结构相当复杂。虽然买家是美国贝莱德,但实际运营却交给瑞士的地中海航运公 司(MSC)。这种"美国人出钱、瑞士人干活"的安排,明摆着是想撇清"美国控制"的嫌疑。但越是这样 遮遮掩掩,越让人觉得其中有猫腻。 如果李嘉诚卖港口经 ...
150万美元"过路费":美国对中国船舶下黑手,全球航运业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3-30 01:20
这场由150万美元引发的航运业地震,暴露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当老牌霸主遇上新兴力量,贸易规则随时可能变成"丛林法则"。 但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底气在于——我们既能造得出最好的船,也修得好最险的航道。就像黄浦江上的灯塔,任凭风浪起,我自向 深蓝。 Exclusive: Proposed US port fees on China-built ships begins choking coal, agriculture exports 美国海关最近给中国货轮开出的一张天价账单,正在掀起全球航运业的惊涛骇浪。当一艘艘悬挂五星红旗的巨轮在太平洋上劈波 斩浪时,突然收到美国海关的"温馨提醒":要想停靠美国港口,请先缴纳150万美元的"服务费"。这哪是什么服务费?分明是给中 国船舶制造业设下的"过路劫"。 中国造船业的崛起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复兴号。从上海外高桥到广州龙穴,一个个船坞里下水的不仅是万吨巨轮,更是一个制造 大国的雄心。全球十大港口中,七座码头上耸立着中国制造的龙门吊;国际船舶设计图纸上,超过半数都盖着中国设计院的印 章。这样的发展速度,显然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美国这招"打蛇打七寸"可谓阴狠。150万美元的"买路钱 ...
中国船舶租赁公布2024年度业绩:市场表现亮眼 业绩指标再攀新高
格隆汇· 2025-03-27 01:35
中国船舶租赁公布2024年度业绩:市场表现亮眼 业 绩指标再攀新高 2025年3月26日晚,中国船舶集团(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877.HK)宣布其截至2024年12月 31日止年度之经审核综合年度业绩。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4亿港元,实现净利润21.55亿 港元,同比分别上涨11.3%及12.7%。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15.7%,与 2023年末持平;平均资产回报率达4.8%,较2023年末增长0.3个百分点;净资产为142.98亿港元,较 2023年末增长11.4%;资产负债比率控制在67.5%,较2023年末下降4.1个百分点。同时,公司权益持有 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1.06亿港元,同比增长10.7%;每股基本盈利为0.342港元,同比增长10.3%;董事会 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0.4港仙。 积极应对航运租赁市场竞争,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趋势 年内,中国船舶租赁通过科学的租约安排、准确的时机选择及良好的成本管控,实现了较基准市场更优 的收益。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5艘自营及合营船舶于短期及即期市场运营,覆盖油散集气四 大主流船 ...
中国船舶(600150) - 中国船舶关于公司下属子公司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
2025-03-03 11:30
证券代码:600150 证券简称:中国船舶 公告编号:2025-018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下属子公司签订重大合同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1 合同类型及金额:出口合同,180 亿元至 190 亿元人民币之 间。 合同生效条件:签约生效。 合同履约期限:从签约到交船。 对上市公司当年业绩的影响:公司将根据收入准则确认收入, 对本公司当期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若本次 交易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有利于提高公司中长期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特别风险提示:由于合同履行期较长,合同履行可能受到航运 与船舶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江南 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 业贸易有限公司与某船东于 2025 年 2 月 28 日签订了一批 18000TEU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具体情况如下: 重要内容提示: 一、审议程序情况 ...
中国船舶:子公司江南造船签订一批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金额约180亿元至19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3-03 11:11
合同金额:180亿元至190亿元人民币之间,本合同采用美元支付。 人民财讯3月3日电,中国船舶(600150)3月3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江南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某船东于2月28日签订了一批18000TEULNG双燃 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
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方案通过股东大会,看好重组后协同增效-20250220
诚通证券· 2025-02-19 08:25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maintains a "Strong Buy" rating for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12] Core Views - The merger between China Shipbuilding and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Group is expected to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create synergies, positioning the company a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5][9][10] - The combined entity will control a significant market share, with a domestic order backlog of approximately 22.87% based on CGT (Compensated Gross Tonnage) [3][18] - The report anticipates a robust growth trajectory for revenue and net profit from 2024 to 2026, driven by an upward cycle in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and increasing demand for green ship types [11][28] Summary by Sections Shareholding Structure -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remains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while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Group holds a 13.98% stake, becoming the second-largest shareholder post-merger [2][13] Market Position - As of early February 2025, the combined order backlog of China Shipbuilding and China Shipbuilding Heavy Industry Group is approximately 2,049.1 million CGT, leading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 a share of 22.87% [3][18] - The new order intake for 2024 is projected at 4,744.3 million CGT, with the combined entity expected to capture a domestic market share of 19.28% [22][23] Outlook - The merger is expected to facilitate internal synergies,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 a focus on value creation and brand premium [5][9][10] - The report predicts that from 2025 to 2028, there will be significant asset and business integration, with high-quality assets like Hudong Zhonghua likely to be injected into China Shipbuilding [10][26] Financial Forecast - Revenue projections for 2024, 2025, and 2026 are estimated at 826.59 billion, 925.07 billion, and 1,013.80 billion CNY respectively, with corresponding net profits of 38.42 billion, 75.41 billion, and 95.01 billion CNY [11][28]